2010年12月30日星期四

温度决定生老病死 9、藥食同源的食物

9 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營養價值,食物能供給人體各種營養元素,這是保證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是獲得健康的物質基礎。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許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藥。衛生部公佈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共有87種,包括:棗、山藥、山楂、丁香、八角、茴香、刀豆、木瓜、白果、桂圓、百合、杏仁、芡實、花椒、赤小豆、薑、蓮子、黑芝麻、蜂蜜、橘皮、枸杞、荷葉等等。

  下面以幾種常見藥食同源的食物為例,介紹如何根據它們的功效在食療中加以應用。

  大棗

  功效:性溫,味甘。有健脾益胃的作用,用於治療脾胃虛損所致的形疲乏力等症;有益氣生津的功能,用於治療心煩失眠,口幹少津等症;還有治療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白細胞減少症的作用。

  應用:1.大棗可以和大米一起煮成粥,每天早上食用,治療形體虛弱,神疲乏力,面白無華等症;2.用紅棗1兩,加水煮,小火煮至濃湯,吃棗喝湯。一天1~2次,連吃半個月,或隔天一次,連吃一個月。對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症、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頭昏、失眠等都有治療作用。

  山藥

  功效: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長肌肉,止泄瀉,消渴,益肺固精,滋養強壯,適用於身體虛弱,精神倦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腹瀉,虛勞咳嗽,遺精盜汗,婦女白帶及糖尿病人等症。

  應用:1.將山藥與大米同煮,可以治療老年人的脾胃虛弱、乏力等。2.山藥打成糊,每天吃上半碗,能明顯改善孩子及老人的虛喘,能調理虛弱的腸胃,幫助消化,堅持吃還能降血糖。3.山藥生吃,補虛而不上火,適用於內熱較重的糖尿病人。

  山楂

  功效:性平,味酸甘。有消食和中的作用,可促進消化,對於肉食積滯所致的胃脘飽滿脹痛有效,具有行氣散淤的功效。

  應用:1.鮮山楂,飯後吃上1~3枚,能治腹脹,消化不良。2.內熱大,並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的,可以用山楂4~6枚煎水喝,用做保健治療。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一周1~2次就可以。不能多喝,吃多了瀉氣,人沒勁,脾氣急。

  所以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功效,但對人體所產生的作用又完全不同。怎樣將各種食物的功效很好地為自己的身體服務,需要大家多看看中醫食療保健方面的書籍,可以找到對各種食物功效的詳細介紹。

  千萬別忽略食物的形狀

  幾乎每一本育兒書中都提到3~4個月大小的嬰兒,由於體內消化酶發育不完全,特別是澱粉酶很少,我們是不能給嬰兒吃大米、麵粉、玉米、小米、紅薯、馬鈴薯、芋頭等含澱粉較多的食物的。可聽老人說,以前沒有牛奶、奶粉的時候,如果再沒有母乳或母乳不足,都是給嬰兒喂米湯、麵湯等,孩子不都長得挺好的,這一點好像與書中說的有些矛盾。

  西醫的營養學裏有一種方法叫“要素飲食”,就是將各種營養食物打成粉狀,它們在進入消化道後,即使在沒有消化液的情況下,也能直接消化吸收,這在為重症、不能吃飯的病人配鼻飼營養液時會用到。

  在消化液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胃酸,它具有的酸性能將食物腐化、腐爛。再通過胃、腸收縮運動後將食物磨碎,變成細小的物質就能透過消化道黏膜進入血液。而當人體患重病或體質非常虛弱時,消化吸收的作用就明顯減弱,就沒有力量去收縮肌肉或收縮的力量明顯減弱,這時吃進去的食物就很難磨碎。再加上各個器官都功能下降,該分泌的消化液如胃酸、腸液、膽汁等也明顯減少,減弱了對食物的腐化、腐爛的程度,更不利於食物的變爛、變小、變細了。

  講到這,大家應該明白了什麼是“胃為後天之本”的真正含義了吧。也就是說只有胃、腸功能正常,吃進去的食物才能變成血液,才能使血液充足,源源不斷地供給身體的各個器官,使它們工作運轉正常,人就健康少生病。而當胃腸的功能下降,將食物變成血液的能力也隨之下降,血液生成減少,人體的各個臟器因為能源供應的減少而不得不使它們應該做的工作放慢、減產,就造成了各臟器的功能減弱,該完成的任務打折扣。這時人體抵抗力下降,很容易生病。而當胃、腸功能徹底癱瘓,不能再生成血液時,也就是發生了斷水、斷電的情況時,各個臟器也只能停工了,停工的結果就是人面臨死亡。

  而如果胃腸的功能已明顯減弱或幾乎接近癱瘓時,我們往胃、腸輸送液體的、糊狀的細小顆粒,不就能直接消化、吸收了嗎?想想孩子餵養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孩子生下來各個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分泌的各種消化酶很少,而孩子胃腸的肌肉又非常薄弱,是沒有力量去將食物磨碎的,所以孩子出生時只能喝母乳、牛奶。這些液體的食物不需要任何幫助就直接進入了血液,孩子長到3~4個月以後,吃的米粉、奶糕這種粉狀調和的糊狀食物也可以直接進入血液。當孩子6個月後,會增添煮爛的稀飯、麵條,以及肉泥、魚泥、菜泥,同樣在進入了消化道後也可以順利地吸收進入血液。到了孩子8~9個月以後,胃腸逐漸發育,胃腸蠕動的力量增強了,分泌的消化酶也逐漸增多了,就可以吃一些燒爛的、剁碎的各種肉末、菜末及稀飯、軟飯了。而到了孩子一歲時,就可以適當地吃一些燒得爛爛的固體食物了。而吃固體食物的前提必須是孩子先天充足,很少生病,長得強壯,身體各項發育指標正常,血色素在正常範圍內。
  我一般建議家長最好在孩子兩歲前都不要讓他吃固體食物,因為孩子在兩歲前牙齒還沒有長全,是沒有能力將固體的食物嚼爛的。所以家長不要怕麻煩,還是將食物都剁爛、剁碎,以幫助孩子消化吸收。你平時給孩子的零食可以是一些餅乾,讓孩子練練他的小牙。等孩子兩歲以後,中午一頓可以讓他吃燒得爛一些的固體形狀的菜和肉,兩歲半以後可以跟大人吃一樣的食物。家長同時還要做到每兩、三個月帶孩子去醫院驗一次血。看看血色素的情況,最好是12克左右,不能低於11克。血色素的高低能反映孩子營養吸收的狀況,看看你餵養的食物是否營養全面、均衡。

這種餵養方法雖然麻煩一些,但是確實對那些先天不足、經常生病的孩子在增強體質上有明顯的效果。那些大一些的孩子,生病後胃口不好,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我也建議家長給孩子吃一些有營養的糊狀的、軟爛的、切碎的食物,能很快幫助孩子恢復健康。

沒有留言: